发布时间:2023-03-19 23:48:18
安禄山是哪个朝代的人?
安禄山(703~757)唐安史之乱的祸首。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胡。本名轧(一作阿)荦山,据说姓康。母突厥人。禄山少孤,因母改嫁安延偃,遂冒姓安氏,改名禄山(安、康可能出自中亚昭武九姓胡)。安禄山通晓边境若干少数族语言,初为互市牙郎。幽州节度使张守■以其骁勇多机智,令为捉生将,并收为养子。开元二十八年(740)禄山为平卢兵马使,以贿赂交结唐廷派往河北的使臣,博得唐玄宗李隆基的称许。二十九年,擢为营州都督;天宝元年(742)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三载,兼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十载,又兼河东节度使,掌握了今河北、辽宁西部、山西一带的军事、民政及财政大权。安禄山权势的取得,除了手段狡诈,善于谄媚逢迎,骗得唐玄宗、杨贵妃等人的宠信和支持外,还因为河北一带民族杂居,情况复杂,而他熟悉当地情况;另外,当时奚族和契丹族势力较强,不时进扰河北,他以征战或欺诈手法镇压两族立功,被玄宗倚为安边长城。
P 玄宗统治晚年,朝政**,禁军虚弱。安禄山洞悉内情,有轻朝廷之心。他又与权臣杨国忠不和,遂阴谋叛唐。他豢养同罗、奚、契丹降人八千为假子,称“曳落河”(胡语,意为壮士),皆骁勇善战;又畜战马数万匹,多聚兵仗,分遣胡商至各处经商致财。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自范阳起兵,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攻陷洛阳。次年正月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建元圣武。同年六月,遣军陷长安。从此,唐朝的半壁江山陷于长期战乱之中。至德二载(757)正月,为其子安庆绪(见安史之乱)所杀。
安禄山是哪个朝代的
安禄山是唐朝李隆基时期人,胡人出身,也被称为“安胡儿”,接下来我搜集了安禄山是哪个朝代的,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安禄山是哪个朝代的
安禄山(703年—757年),唐朝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
安禄山简介
安禄山原来没有姓氏,名字叫轧荦山。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安禄山长得痴肥,眼盲后,长期靠心腹小宦官为其穿衣。因其宠爱幼子,二子安庆绪见安禄山对自己不加宠幸,心中怨愤,命令安禄山宠幸的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安方势力开始走下坡路。
轶事典故
1、族属姓名
1925年,日本学者桑原骘藏考证出安禄山是康国出身的粟特人。其后伊朗学专家亨宁(W.B.Henning)进一步指出,禄山,或荦山,为粟特语Rokhshan,是光明的意思。 这一观点被大部分学者所支持。
2、贵妃洗儿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初一,是安禄山的生日,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安禄山丰厚的生日礼物。过罢生日的第三天,杨贵妃特召安禄山进见,替他这个“大儿子”举行洗三仪式。杨贵妃让人把安禄山当做婴儿放在大澡盆中,为他洗澡,洗完澡后,又用锦绣料子特制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禄山,让宫女们把他放在一个彩轿上抬着,在后宫花园中转来转去,口呼“禄儿、禄儿”嬉戏取乐。
3、宗教信仰
历史学家荣新江指出安禄山信仰拜火教。他说:“安禄山自称为‘光明之神’的化身,并亲自主持粟特人聚落中群胡的祆教祭祀活动,使自己成为胡族百姓的宗教领袖。他利用宗教的力量来团聚辖境内外粟特胡众,利用‘光明之神’的身份来号召民众。大量蕃兵胡将追随安禄山起兵反叛,不能不考虑‘光明之神’感召的精神力量。”
4、奉为圣人
安禄山死后,与史思明等被河朔旧将与士卒奉为圣人。安禄山部将田承嗣投降唐廷,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予朝廷,唐朝封为魏博节度使,为了安定北方人心,他为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四人立祠,号为“四圣”。773年,田承嗣向朝廷要求拜相,唐代宗派内侍孙知古要求他毁了“安史四圣”的祠堂,田承嗣乃毁之,唐廷为褒奖他,授其同平章事。 到唐穆宗长庆年间,河朔旧将与士卒称呼安禄山、史思明为二圣,时任卢龙节度使张弘靖为改变这种风气,下令扒开安禄山的墓并毁其棺,引起河朔旧将与士卒的不悦。
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载(755年),唐玄宗又召他进京,他推说生病没有来。给他的`大儿子安庆宗赐婚,命令他出席观礼,又推辞了。
这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他率领各族骑兵、步兵十五万,半夜行军,黎明吃饭,一天前进六十里。决定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骨干。天下太平的日子长了,人们不懂战争,听到安禄山叛乱爆发,朝廷一片动荡惧怕。宫廷警卫部队都是由集市商贩组成的,只得打开皇家仓库拿出绫罗绸缎召募兵卒。于是先后任命高仙芝、封常清等人为大将抵抗。
安禄山号令严厉整肃,有一班以死相拼的将士,没有谁不是以一当百,朝廷军队碰上必然会吃败仗。 十二月,叛军渡过黄河开到陈留郡,河南节度张介然州城失守殉难,首级传到了河北。安禄山的小儿子安庆绪看到哥哥安庆宗被杀的布告,哭着告诉安禄山,安禄山在战车上震惊大哭说:“我儿有什么罪过要杀死他!”他狂乱愤怒,见投降的官军挤满大路两边,就命令他们自相砍杀,杀死了六七千人,才进陈留城。陈留太守郭纳开始还抵抗了一阵,到这时出城投降。
叛军开到荥阳,荥阳太守崔无诐奋力抵抗,州城失守殉难。叛军驻扎在泥水罂子谷,唐军将领荔非守瑜蹲在地上射箭,射死叛军几百人,箭还射到了安禄山的战车上,安禄山不敢通过,就绕道泥水罂子谷的南边过去了。荔非守瑜的箭射光了,投河自尽。东京洛阳留守李忄妻、中丞卢奕、采访使判官蒋清烧断了河阳桥。安禄山怒气冲冲,率领部队浩浩荡荡挺进。
封常清布置从苑西断墙缺口上砍伐树木堵塞道路后就逃走了。安禄山进了洛阳,杀了蒋清等,召见河南尹达奚珣,让他任职理事。封常清失败后,只跟几个人逃到陕郡,高仙芝率兵守卫陕城,都丢盔弃甲向西逃到潼关,害怕安禄山追赶上来,互相践踏而死的士卒充塞道路。陕郡太守窦庭芝投奔河东。安禄山派崔乾祐驻守陕郡。临汝太守韦斌向安禄山投降。
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僭越称帝,国号大燕,年号叫圣武,达奚珣以下数人暂任丞相各职。五月,南阳节度鲁炅率领荆州、襄州、黔中、岭南兵卒十万多人,在叶县城北边的枌河跟叛军将领武令珣作战,唐军全军覆没。六月,李光弼、郭子仪从土门路出征,在常山郡东部的嘉山大败叛军,叛军控制的河北各州郡中有十多个归降朝廷,安禄山处境困迫、心绪惶急,打算退兵回范阳。碰上哥舒翰从潼关率领骑兵步兵八万人,在灵宝以西跟叛军将领崔乾祐作战,被叛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哥舒翰转身向潼关逃跑,被自己的部下抓住送给了叛军。潼关守不住,唐玄宗逃往西蜀避难,太子李亨把平叛部队召集到灵武设防。安禄山就派遣张通儒任西京长安留守,田乾真任京兆尹,安守忠在唐廷禁苑里驻兵守卫。十一月,派遣阿史那承庆打下颍川,满城烧杀。
主要成就
镇抚奚人契丹
安禄山多次诱骗奚人和契丹人,设宴款待时在酒里放入麻醉草药莨菪,预先挖好土坑,等到契丹人昏迷了,砍下头来就埋掉,动辄杀数千人,前后做了四次这样的事。
天宝十一载(752年)八月,安禄山一共统率河东等镇兵马五六万,号称十五万人,讨伐契丹。队伍离开平卢一千多里,开到了土护真河,就是北黄河。又加快速度日行三百里,猛然间开到了契丹统帅的军帐跟前。一连下了很长时间的雨,弓箭都被浸湿,部队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契丹人又夹攻他们,安禄山的部队伤亡数千人。安禄山本人被射中一箭,射断了他头上的玉簪,他带着手下奚族杂役二十多人跑上山头,掉进了坑洞。他的儿子安庆绪等人搀扶着他。恰巧到了夜晚,他们就分散逃跑,奔向平卢城。之后安禄山再次出兵攻打奚、契丹,击破奚、契丹,俘获奚王李日越,将俘获的勇猛强壮的人派去云南。
人物评价
张九龄: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李德裕:安禄山,夷狄之谲诈者也。非将门英豪,草莱奇杰。其战斗之气,击刺之才,去关张远矣。
姚汝能:安史二凶羯,相继乱于范阳。安禄山以天宝十四载乙未十一月犯顺。史思明之男朝义至宝应元年壬寅十二月为李怀仙所杀,二胡共扰中原凡八年,幽燕始平。
《旧唐书》:天地否闭,反逆乱常。禄山犯阙,朱泚称皇。贼巢陵突,群竖披攘。征其所以,存乎慢藏!
《新唐书》:禄山、思明兴夷奴饿俘,假天子恩幸,遂乱天下。彼能以臣反君,而其子亦能贼杀其父,事之好还,天道固然。然生民厄会,必假手于人者,故二贼暴兴而亟灭。张谓讥刘裕“近希曹、马,远弃桓、文,祸徒及于两朝,福未盈于三载,八叶传其世嗣,六君不以寿终,天之报施,其明验乎!”杜牧谓:“相工称随文帝当为帝者,后篡窃果得之。周末,杨氏为作八柱国,公侯相袭久矣,一旦以男子偷窃位号,不三二十年,壮老婴儿皆不得其死。彼知相法者,当曰此必为杨氏之祸,乃可为善相人。”张、杜确论,至今多称诵之。如禄山、思明,希刘裕、杨坚而不至者,是以著其论。
何去非:禄山虎视幽蓟,横制千里,而军中之吏凡三千人。故范阳之变一起,天下大震,徒驱市人以婴其锋。
徐钧:随人玄养宁知父,负主恩私岂有君。逆气终然招逆报,可怜四海乱如云。
丁耀亢: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先王知华夷之不可以一而限焉。以其非吾族也。乃至衽席之侧,置一异物,初以为狎之,不知其为所狎也。譬若驯狼守羊,终逞野心耳。然亦有异焉,金日磾亦胡人也,忠与伊霍比肩,何哉?盖犬马知恩,鸱枭无义,以禽兽报人者,亦来禽兽之报。若非父子相夷,唐几中灭矣!
人民网: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人民造成极大灾难。
禄在其中是明朝哪个时期
洪武三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分封诸皇子为藩王。明朝宗室制度国学漫谈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在开国皇帝中,朱元璋可以说是对自己家族人最好的一个,不仅在法律上给予了他们特权地位,使得《大明律》无法直接对他们进行定罪处罚;还根据宗室成员爵位的高低,制定了详细的岁禄额外。
起初,朱元璋每年所给的宗禄是比较丰厚的,比如亲王可以得到五万石禄米,郡王也可以得到六千石禄米。但后经过了一次禄米的削减,亲王减为一万石禄米;郡王减为两千石禄米。
其余分别为镇国将军可以得到一千石禄米;辅国将军可以得到八百石禄米;奉国将军可以得到六百石禄米;镇国中尉可以得到四百石禄米;辅国中尉可以得到三百石禄米;奉国中尉可以得到一百石禄米。
公主及驸马可以得到两千石禄米;郡主及仪宾可以得到八百石禄米;县主及仪宾可以得到六百石禄米;郡君及仪宾可以得到四百石禄米;县君及仪宾可以得到三百石禄米;乡君及仪宾可以得到两百石禄米。
但即便已经做了禄米的削减,还是属于比较多,就当时的现实情况而言,二十七位藩王,每人每年一万石禄米都是难以得到完全的落实。
更何况,朱元璋还新增了一条全新的规定,郡王的嫡长子袭封郡王者岁赐比始郡王减半支给,并且还允许自己的后世子孙去更具实际情况,更改这条规定。
图片
朱元璋这过分自信的一个举动,无疑为将来大明王朝的财政埋下了一个极大的祸根。
而且由于朱元璋本人还根据客观情况的考量,去随意更改藩王的岁禄,这就为后代的各个皇帝树立了一个不太好的榜样,他们有样学样,造成了藩王岁禄的支出数额经常取决于皇帝的一念之间,后世的藩王岁禄也因此而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在朱元璋之后,明朝又先后经历了三次给藩王增加岁禄,分别在永乐靖难,仁宗继位以及英宗复辟后,其中永乐和英宗之所以要选择加禄,主要是由于他们当时的统治基础不太结实,需要去笼络这群宗室人员。
由此导致了朝政对于藩王岁禄拖欠问题屡屡出现,而且还不局限于一地,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都存在着禄米拖欠问题。
到了宣宗皇帝时期,由于朝廷的欠禄,已经导致了部分藩王贫困不堪;弘治时期,山西已经开始出现了由于藩王岁禄过多而引发的财政危机;到了嘉靖年间,不仅山西发生了这样的财政危机,河南、陕西、广西、湖广等地也屡屡被宗禄弄得苦不堪言。
为此,嘉靖末年不得不针对宗禄进行一番改革,推行了《宗藩条例》。《宗藩条例》的主要内容为严格规定宗室的吉凶大礼及逢年过节的赏赐,其出发点是减少宗禄的开支。
但《宗藩条例》所针对的对象为郡王及其以下的宗室,也就是下层宗室,对于像亲王这样的上层宗室是没有丝毫的限制作用,亲王的特权没有受到丝毫的动摇。所以嘉靖朝的这次宗禄改革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宗禄问题对于财政所造成的巨大压力。
图片
到了万历朝时期,朝廷又针对此出台了宗禄永额制。这项制度依旧是针对下层贵族的,亲王和郡王的岁禄依旧按原额支取银钱,将军以下的宗室才根据家族人数的多寡进行均分。
但这项制度存在着巨大的弊端,那就是这些下层宗室经过了时间的推移,每一个人所能够均分到的禄米就越少。
而且这些下层宗室,他们不同于亲王、郡王这样的上层宗室,朝廷所派发的禄米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基本生存保障,如果朝廷拖欠不给,或者拿到手里的禄米太少,他们有可能连活着都困难,处于被朝廷给遗弃了,由此容易滋生宗室犯罪问题,扰乱社会的治安。
而上层宗室的禄米却没有受到过多的限制,依旧对朝廷的财政造成大量的压力。
由此万历朝的宗禄永额制度也没能从根子上解决了宗禄所造成的财政压力。这种压力一直持续到了明朝灭亡为止!
关于禄是哪个朝代的人和禄古代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