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8 11:42:42
中国历史每个朝代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一、春秋:齐桓公(小白)、管仲、隰朋、鲍叔牙、易牙、竖刁、郑庄公(寤生)、太叔段、祭足、颍考叔、公子纠、宫之奇、公孙无知、晋文公(重耳)、狐突、狐偃、狐毛、介子推、里克、邳郑、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石碏、石厚、州吁、郑突、郑忽、老子、孔子、孙武、左丘明、伍子胥、范蠡、西施、勾践、阖闾、夫差、文种、专诸、要离、庆忌、吴王僚、伊尹、烛之武、公子光、魏舒、晏婴、庆父
二、战国:乐毅、吴起、孙膑、庞涓、廉颇、赵牧、赵奢、赵括、项燕、田单、韩非、荀子、庄子、墨子、惠子、孟子、燕丹、荆轲、高渐离、樊於期、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邹忌、白起、商鞅、李悝、蔺相如、屈原、魏斯、乐羊、西门豹、孔伋、杨朱、聂政、申不害、尸佼、赵武灵王、匡章、淳于髡、张仪、苏秦、田辟疆、田忌、鬼谷子、甘德、石申、李冰、扁鹊、范雎、蔡泽、郭隗、唐蔑、宋玉、触龙、毛遂、鲁仲连、公孙龙
三、秦:嬴政、吕不韦、李斯、尉缭、王翦、王贲、李信、蒙骜、蒙武、蒙恬、嬴扶苏、嬴胡亥、赵高、章邯、司马欣、董翳、李由、甘罗、嫪毐、阳泉君、嬴子婴、嬴成矫、徐福、卢生、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张良、韩信、萧何、刘邦、陈平、周勃、夏侯婴、曹参、范增、项伯、项庄、樊哙、英布、彭越、熊心(楚怀王)、龙且、郦食其、钟离昧、周殷、灌婴、周章、魏咎、赵歇、田儋、田臧、李归、邓说、伍徐、张贺、庄贾、朱鸡石、余樊君、王离、陈余、张耳、宋义、涉间、苏角、李左车、田荣、殷通
四、汉:刘邦、萧何、曹参、韩信、张良、英布、周勃、周亚夫、吕雉、吕禄、吕产、陈平、灌婴、灌夫、郅都、宁成、张汤、东方朔、刘彻、刘启、刘安、卫青、卫子夫、霍去病、霍光、刘贺、田蚡、窦婴、苏建、苏武、司马相如、卓文君、司马谈、司马迁、扬雄、李广、李陵、王莽、赵飞燕、赵合德、刘秀、马援、邓禹、吴汉、盖延、赵破奴、张骞、刘细君、王昭君、梁冀、陈蕃、窦武、何进、卢植、皇甫嵩、朱隽、班超、班固、班昭、董卓、蔡邕、袁绍、袁术、郑玄、张衡、贾谊、晁错、郭解、剧孟
五、三国: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黄忠、马超、魏延、**、庞统、周瑜、司马懿、徐庶、曹丕、曹植、曹彰、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满宠、蒋济、韩浩、陈群、张辽、徐晃、许褚、典韦、张郃、于禁、乐进、李典、曹仁、文聘、张燕、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敦、夏侯渊、夏侯霸、夏侯威、姜维、鲁肃、吕蒙、陆逊、张昭、张纮、虞翻、丁奉、徐盛、陈武、潘璋、甘宁、太史慈、蒋钦、周泰、董袭、骆统、廖化、马谡、王平、蒋琬、刘禅、孙亮、凌统、费祎、诸葛瑾、公孙渊、邓艾、钟会、诸葛恪、司马师、司马昭、孙皓、曹髦
六、晋:司马炎、司马衷、贾充、贾南风、王祥、羊祜、王浑、王浚、陆机、陆云、周处、刘琨、谢逖、陶侃、孙秀、刘渊、石勒、石虎、王弥、苟晞、潘岳、石崇、左思、王览、王导、嵇康、阮籍、阮咸、刘伶、王戎、杜预、荀勖、何曾、张华、司马攸、司马玮、司马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司马乂、司马越、段匹磾、张寔、刘曜、刘聪、司马睿、王羲之、王献之、桓温、谢安、谢玄、谢道韫、桓玄、苻坚、姚苌、慕容垂、陶渊明、王敦、司马道子、孙恩、谢琰、王恭、殷仲堪、瘐楷、卢循、徐道覆、王猛
隋朝以前的朝代有书法家吗
有啊,有很多,像秦汉的李斯、张芝,两晋的王羲之、王献之,这些著名的书法家都是在隋朝以前。
秦代
春秋战国时期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 突阿飞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 ,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 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两汉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于此同时蔡邕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 至于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
中国书法汉字的书写法则,包括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和风格等。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于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 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章草,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三国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两晋
晋时,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简牍 为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妍放疏妙的艺术品味迎合了士大夫们的要求,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 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以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鉴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南朝宋之羊欣、齐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 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字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异之处 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瘗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星,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
三国第一智者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一说河南南阳卧龙岗;一说湖北襄阳(现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后为了消除诸葛亮隐居地一事留下的历史纷争,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写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上,何须辨襄阳南阳。”
这是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所写,因诸葛亮名高天下,两省便争诸葛亮故居之处所,顾嘉蘅想不能开罪南阳,又怕承当出卖桑梓之名,便撰此妙联,既赞诸葛亮,又抹平两省争执,可谓公允。但这场争论并没有因此而平息,1990年发行《三国》邮票第二组“隆中对”小型张时,因湖北、河南两省争夺“隆中对”的首发式地点,并组成代表团进京申诉,以至设计受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北京师范大学魏晋南北朝研究所曾专门组织“诸葛亮躬耕地”学术讨论会,诸葛亮躬耕地在X阳的说法得到大多数的的赞同,同时史学家们也认为,就像文武赤壁一样,襄阳南阳的诸葛胜迹也是完全可以并存的。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即《草庐对》)。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或云后篇系后人托诸葛之名伪作)、《隆中对》。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全国最早的***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乃天下第一***。勉县***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现勉县***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勉县***外,还有南阳***、白帝城***、云南保山***和祁山***等。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诸葛亮年谱
年号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 1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 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
建安2年 197 17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阳。
建安4年 199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 即著名的“草庐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建安13年 208 28岁 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建安14年 209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 36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 41岁 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 43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稳定因刘备战败而混乱的人心。
蜀建兴3年 225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蜀建兴4年 226 46岁 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蜀建兴5年 227 47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蜀建兴6年 228 48岁 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郃。
蜀建兴11年233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234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三国志 诸葛亮传
晋?陈寿撰,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于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掩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取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禅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败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阳。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绝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联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联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令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
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秋,魏征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亮子瞻,嗣爵。
诸葛氏集目录:开府作牧第一 权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计算第五 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 综核下第八 杂言上第九杂言第十 贵和第十一 兵要第十二 传运第十三 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谨书第十五 与孟达书第十六 废李平第十七 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 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 军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及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有之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造汉末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谨录写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阳侯相臣陈寿上。
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与兄元逊俱有名于时,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初,亮未有子,求乔为嗣,瑾启孙权遣乔来西,亮以乔为己适子,故易其字焉。拜为驸马都尉,随亮至汉中。〔一〕年二十五,建兴(元)[六]年卒。子攀,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亦早卒。诸葛恪见诛于吴,子孙皆尽,而亮自有胄裔,故攀远复为瑾后。
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阵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次子京及攀子显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
董厥者,丞相亮时为府令史,亮称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思慎宜适。”徙为主薄。亮卒后,稍迁至尚书仆射,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延熙(二)十四年,以校尉使吴,值孙权病笃,不自见建。权问诸葛恪曰:“樊建何如宗预也?”恪对曰:“才识不及预,而雅性过之。”后为侍中,守中书令。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好往来。蜀破之明年春,厥、建俱诣京都,同为相国参军,其秋并兼散骑常侍,使蜀使慰劳。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的一些政绩
一,都江堰,
《水经注?江水》记载:“诸葛亮北征, 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诸葛亮开了堰官之先河。
这份政令内容之详细令人叹为观止,详细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掏挖深度,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而武侯立下的维**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
二,佤族抗英;
远在公元225年,居住在葫芦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签盟归顺蜀汉朝廷,发誓镇守边关,永不反叛;整整1700年,佤族人始终遵循了这个盟约,1934年的英军进攻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牢记了这个盟约,斑老王奋起抵抗,组织佤族武装,剽牛盟誓,效忠他们最尊崇的“阿祖阿公”---诸葛亮。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
三,六个少数民族供奉的“茶祖”。
《普洱府志?古迹》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六大茶山中有一座就叫孔明山,当地人民还把茶树称作“孔明树”,把诸葛亮尊为“茶祖”。时至今日,基诺族、布朗族、佤族、傣族、哈尼族、壮族各村寨,每年都要在诸葛亮诞辰这天举行**,称为“茶祖会”,赏月歌舞,放孔明灯,祭拜诸葛亮。
诸葛亮在历代武庙中的地位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武庙
1,《新唐书-礼乐五》记栽:“开元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武庙十哲是:
春秋时代吴国的孙武、齐国的司马穰苴,战国时代魏国的吴起、燕国的乐毅、秦国的白起,西汉的张良、韩信,蜀汉的诸葛亮,唐的李靖、李世绩,而以太公望为武庙主祀。”
2,唐德宗建中三年,朝廷下诏叫史馆考定,列古今名将64人配享,并都画有图像,分列武成王左右。左边32人是:越范蠡,齐孙膑,赵廉颇,秦王翦,卫青,隋韩擒虎、郭子仪等。
3,唐昭宗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御赐庙堂于隆中。
宋代:
宋代既把诸葛作为忠臣来祭祀,(赐英惠庙加“仁济”)同时仍然把诸葛作为名将来祭祀,其地位仅次于独居首位的张良,还是和孙武、韩信、李靖等平起平坐。
《宋史》卷105《礼志八》: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凡七十二将”于是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按照朝向不同分档
一档:张良
二档: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
三档:东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
四档: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飃、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浚、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但、郭元振、李晟,并东向。
金人遵唐旧制,但降低管仲和韩信的地位,剔除王猛和慕容恪等,诸葛亮的名将地位仍巍然不动。而且在《金史》的观念里面,谁要是说出“诸葛亮不知兵”这句话,那就证明此人“好为大言”。
元代:这个朝代武庙从祀规模大减员,很多人都被剔除了,但是仍然有诸葛亮,他的地位还是和孙武等平起平坐。
1.《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条》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
2.元英宗封诸葛亮为戌烈忠武显灵仁济王
元末明初《三国演义》这部伟大小说诞生了,为避免演义小说的巨大影响,故而此后的情况不列。
诸
可不可以有哪位高人帮我把中国古代著名的诗、词人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下呢?最好能写一写朝代,谢谢!
诗人 楚辞 战国 楚 屈原 宋玉 景差 ,
西汉 刘邦 卓文君 苏伯玉妻,刘彻 李陵,苏武,班婕妤 ,梁鸿
东汉 三曹 曹操 曹植 曹丕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 甄姬
三国 魏 阮籍 嵇康 曹髦
西晋 太康诗人 三张(华、协、载)、二陆(机、云)、两潘(岳、尼)、一左思
东晋 刘琨 陶渊明 ,孙绰,许询,郭璞,谢安,谢道韫,
五胡十六国 前秦 苏蕙
南朝 谢灵运,谢惠连,颜延之,汤惠休,谢庄,鲍照,鲍令晖,徐孝嗣,谢眺,孔稚珪,范云,江淹,沈约,何逊,柳恽,吴均,萧衍,萧纲,萧绎,徐悱,刘孝绰,刘令娴,陶弘景,王籍,萧综,庾肩吾,王筠,徐陵,阴铿,江总,朱超,陈叔宝
北朝 温子升,邢劭,魏收,祖珽,王褒(先仕南朝,后入北朝),庾信(后入北朝),卢思道,颜之推(先仕南朝,后投北朝)。薛道衡(初仕北齐,后入隋),虞世基(初仕南陈,后入隋,貌似应算南朝诗人= =)
隋朝:陈子良 江总 孔德绍 孔绍安 卢思道 吕让 明余庆 孙万寿 王申礼 王胄 薛道衡 杨素 尹式 杨广
唐朝 唐代诗人不计其数,但著名的诗人有以下几位: 一、初唐:虞世南、上官仪、王绩、王梵志、寒山、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沈佺期、宋之问、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张若虚、刘希夷、陈子昂 二、盛唐:张九龄、张说、贺知章、王湾、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祖咏、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刘湾、张渭、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结、顾况、戴叔伦、张籍、王建、元稹、李绅、 三、中唐:韦应物、刘长卿、李益、李端、卢纶、吉中孚、钱起、司空曙、苗发、夏侯审、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孟郊、贾岛、姚合、李贺、 四、晚唐: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韦庄、李群玉、韩偓、司空图、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
五代 冯延巳,李璟,李煜,司空图,罗隐,冯道,韩熙载,李建勋,许浑,李群玉,韩偓,郑谷,胡曾,曹邺,贯休,齐己,方干,雍陶,刘驾,曹唐,赵嘏,崔致远,李远,李涉,魏玉侠,沈彬,孙鲂,廖凝,陈陶,陈贶,刘洞,江为,伍乔,左偃,李中,孟宾于,成彦雄,徐铉,韩偓,黄滔,崔道融,徐寅,温庭筠,韦庄,杜光庭,欧阳炯,詹敦仁,詹琲,刘乙,庐山,湖湘,荆渚,冯延鲁,花蕊夫人,沈徽,纪唐夫,孟宾于,段成式,周繇,鱼玄机,薛涛,李冶,皇甫枚,和凝,薛昭蕴,张泌,毛文锡,牛希济,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郑谷,左偃,李从荣,尚颜,可朋,王仁裕,徐夤,孙光宪,李繤,李存勖,李从荣,罗隐,杜荀鹤,王贞白,徐仲雅,沈彬,陈抟,王建,孟昶,陶谷,徐锴,徐铉,郑文宝,王禹偁,王元之
北宋 晁补之 晁冲之 晁元礼 道潜 方惟深 韩缜 贺铸 胡楚 黄裳 寇准 柳永 李之仪 林逋 吕本中 吕蒙正 毛滂 米芾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潘阆 秦观 钱惟演 琴操 苏舜钦 沈与求 苏辙 文同 万俟咏 汪藻 王观 魏野 无名尼 王禹偁 谢克家 晏几道 赵令畤 杨朴妻 杨亿 叶梦得 曾公亮 曾巩 张耒 张舜民 张先 章楶 赵佶 郑文宝 周邦彦 朱敦儒 朱服 宋徽宗赵佶
契丹 耶律倍 耶律隆绪 耶律洪基 萧观音 萧瑟瑟 寺公** 萧总管
西夏 张元
南宋 【南宋】所有诗人
C
蔡伸 蔡幼学 陈德武 陈克 陈人杰 陈郁
F
范成大 范镇
G
高翥 葛立方
H
胡铨 韩元吉 洪迈 黄公度 黄简
J
姜夔 蒋捷
K
康与之
L
林升 乐婉 李吕 刘辰翁 刘过 刘子翚 卢祖皋 陆游妾
N
南宋无名 聂胜琼
S
僧志南 石孝友 史达祖 蜀妓 孙道绚
T
唐琬
W
文天祥 汪元量 王沂孙 王之道 吴淑姬 吴文英
X
辛弃疾 徐矶 谢翱
Y
叶绍翁 严仁 严蕊 严羽 姚宽 游次公 袁去华
Z
郑会 朱淑真 曾觌 张孝祥 张炎 张元干 张嵫 章良能
赵彦端 郑域 周密 周紫芝 朱翌
金朝 蔡松年(90)段克己(70)段成己(65)吴激(15)蔡珪(5)刘汲(4)张斛(3)朱自牧(3)马定国(3)邓千江(2)王渥(2)金章宗(1)完颜仲实(1)折元礼(1)
元 “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 高启为“元朝最伟大的诗人” 元朝蒙古族大诗人萨都拉 王冕是我国元朝末年一位著名的诗人和画家 还有戴表元 袁士元 周密 张雨 刘因 萨都剌
明 明朝诗人大全(1690位只列出前1000位)
高启(848)刘基(599)唐寅(416)李东阳(336)杨基(334)袁凯(318)彭年(251)张羽(237)程嘉燧(226)王稚登(221)徐渭(188)戴良(181)杨慎(176)止庵法师(174)沈周(166)皇甫汸(166)吴宽(158)谢榛(157)朱有炖(148)王叔承(143)祝允明(138)汤显祖(135)徐祯卿(124)蔡羽(121)张以宁(120)陈**(119)薛蕙(118)吴兆(115)高叔嗣(111)全室宗泐(109)王履(108)林鸿(107)顾璘(104)邵宝(102)徐贲(99)蒲庵禅师(97)于慎行(97)何景明(96)唐时升(95)汪广洋(91)王跂(90)贝琼(89)王问(89)袁中道(88)袁宏道(87)孙蕡(84)文徵明(84)吴鼎芳(83)曹学佺(82)郭登(78)刘炳(78)刘崧(77)王廷陈(77)王世贞(75)范汭(75)顾清(75)桑悦(75)张时彻(73)朱权(73)梦观法师(72)张元凯(72)王祎(71)宋濂(70)葛一龙(68)史鉴(68)宋登春(67)王醇(67)居节(65)刘溥(65)陈鹤(64)多炡(64)屠隆(64)张宇初(64)黄佐(63)石珝(63)郑善夫(63)储巏(62)唐顺之(61)王恭(61)九皋声公(61)王微(60)李梦阳(60)尹耕(60)陈沂(59)吴梦旸(59)雪山法师(58)方孝孺(56)皇甫涍(56)施渐(56)陶安(56)蒋山卿(53)钱宰(53)姚道衍(53)黄姬水(52)蔡汝楠(51)楚石梵琦(51)李祯(51)孙一元(51)张掞(50)陈汝言(50)朱曰藩(50)陈第(49)景翩翩(48)王守仁(48)鲁铎(48)吴孺子(47)徐勃(47)李濂(46)胡俨(46)马治(46)王宠(46)程敏政(45)胡翰(45)李蓘(45)陶望龄(45)王绂(45)雪浪法师(45)唵囕香公(43)俞允文(43)李流芳(42)憨山(42)瞿佑(41)张简(41)憨山**(41)岳岱(41)张泰(41)蓝智(40)黎民表(40)沈一贯(40)石沆(40)郭奎(39)娄坚(39)徐繗(39)边贡(38)冯琦(38)甘瑾(38)黄克晦(38)柳应芳(38)王鏊(38)明无名氏(37)何良俊(37)韩邦靖(36)黄辉(36)金銮(36)梁有誉(36)陆釴(36)荪谷(36)程本立(35)雪江秀公(35)吴国伦(34)傅汝舟(34)蓝仁(34)沈愚(34)童佩(34)张淮(34)赵贞吉(34)李攀龙(33)陈继(33)李先芳(33)陆容(33)叶子奇(33)朱元璋(32)王慎中(32)道原法师(32)丰坊(32)浦源(32)童冀(32)王弼(32)杨士奇(32)刘绩(31)杨循吉(31)张含(31)赵滂(31)朱让栩(31)朱瞻基(31)胡安(30)罗玘(30)王廷相(30)魏观(30)许继(30)曾棨(30)阮自华(29)王璲(29)樊阜(28)金幼孜(28)卢柟(28)盛鸣世(28)宋讷(28)王英(28)周玄(28)钟惺(27)程诰(27)廖孔说(27)许邦才(27)庄昶(27)宗臣(27)张红桥(26)陈束(26)陈言(26)顾德辉(26)钱谦贞(26)王伯稠(26)张和(26)朱应登(26)高棅(25)黄省曾(25)金大舆(25)李延兴(25)吕时臣(25)汤珍(25)完璞琦公(25)王一鸣(25)王直(25)虞堪(25)张维(24)皇甫濂(24)林章(24)薛瑄(24)殷奎(24)程可中(23)邓渼(23)王越(23)周藩宗正(23)于谦(22)孙承宗(22)归有光(22)何允泓(22)盛时泰(22)硕篽(22)王韦(22)邢侗(22)赵南星(22)林俊(21)南洲法师(21)秋潭舷公(21)王懋明(21)杨子器(21)虞淳熙(21)詹同(21)郑琰(21)解缙(20)兰江濋公(20)刘昌(20)阮汉闻(20)沈野(20)王九思(20)殷迈(20)张正蒙(20)郑胤骥(20)方太古(19)胡宗仁(19)金大车(19)筠隐遂(19)罗颀(19)汤胤勣(19)许妹氏(19)杨宛(19)尹伸(19)张璨(19)朱静庵(19)呼文如(18)徐有贞(18)丰越人(18)陆之裘(18)马之骏(18)舒頔(18)苏伯衡(18)唐之淳(18)张凤翔(18)张治(18)戚继光(17)陈鸿(17)陈继儒(17)等慈润公(17)董少玉(17)纪青(17)李存(17)刘泰(17)陆粲(17)孙作(17)屠瑶瑟(17)王逢年(17)王野(17)王彝(17)方氏(16)郑梦周(16)古春兰公(16)顾甗(16)管讷(16)揭轨(16)梁氏(16)林敏(16)卢沄(16)马汝骥(16)梅鼎祚(16)沈德符(16)沈天孙(16)王佐(16)魏时敏(16)严嵩(16)易恒(16)于鉴之(16)袁宗(16)张邦奇(16)郑作(16)黄云(15)蔡文范(15)归子慕(15)华察(15)黄哲(15)刘凤(15)刘仁本(15)刘三吾(15)陆弼(15)明沈定王(15)钱希言(15)王洪(15)王讴(15)王彦泓(15)雪溪映(15)张祥鸢(15)王景(14)黄中(14)道敷(14)冯梦祯(14)冯惟讷(14)顾梦圭(14)林弼(14)罗伦(14)米云卿(14)欧大任(14)商家梅(14)沈氏(14)苏平(14)王鸿儒(14)王嗣经(14)王行(14)熊卓(14)姚旅(14)袁袠(14)张献翼(14)朱纯(14)唐肃(13)张绅(13)郭武(13)韩上桂(13)李桢(13)木知府(13)聂大年(13)丘吉(13)王凤娴(13)王泽(13)周鼎(13)王世懋(12)陈颢(12)陈荐夫(12)龚诩(12)孤松秀上(12)顾彧(12)胡缵宗(12)练子宁(12)刘琏(12)刘英(12)鲁山泰公(12)秦镐(12)沈炼(12)史迁(12)童轩(12)王寅(12)吴稼竳(12)香严和尚(12)谢铎(12)谢少南(12)杨荣(12)于嘉(12)湛怀法师(12)张佳胤(12)张宣(12)周翼(12)紫柏**(12)陈子龙(11)夏完淳(11)杜琼(11)法智(11)葛高行文(11)顾辰(11)郭昭(11)何白(11)黄肃(11)江以达(11)蒋主孝(11)空室禅师(11)黎扩(11)刘荣嗣(11)陆师道(11)马氏(11)茅大方(11)倪岳(11)潘氏(11)申时行(11)施敬(11)苏澹(11)文震亨(11)吴志淳(11)西吾衡上(11)朽庵林公(11)许谷(11)杨承鲲(11)赵瑗妾(11)周用(11)朱长春(11)朱升(11)袁崇焕(10)顾禄(10)薄少君(10)常伦(10)彻鉴堂(10)程节(10)戴冠(10)冯惟健(10)顾闻(10)顾协(10)胡梅(10)机先(10)康海(10)雷思霈(10)刘绘(10)梅守箕(10)潘之恒(10)沈宛君(10)史谨(10)王衡(10)王清(10)王惟俭(10)王谊(10)危素(10)文林(10)吴会(10)吴维岳(10)吴子孝(10)先竹深府(10)徐于(10)许筠(10)许宗鲁(10)俞安期(10)张楷(10)赵今燕(10)周晖(10)周诗(10)朱成泳(10)朱高煦(10)刘玉(9)陈凤(9)陈鸣鹤(9)陈完(9)高逊志(9)戈镐(9)顾祖辰(9)何孟春(9)胡奎(9)黄氏(9)雷鲤(9)李维桢(9)刘黄裳(9)陆深(9)茅元仪(9)谋堚(9)乔世宁(9)秦约(9)沈泰鸿(9)沈应(9)盛彧(9)史忠(9)孙炎(9)田艺蘅(9)屠应埈(9)项兰贞(9)晓庵法师(9)谢五娘(9)羽素兰(9)张弼(9)张九一(9)郑希良(9)郑元(9)周玉如(9)朱高炽(9)朱阳仲(9)邹亮(9)李奎(8)陈邦瞻(8)陈伯康(8)陈敬宗(8)程玄辅(8)传慧(8)冬溪泽公(8)董应举(8)顾大典(8)顾源(8)归昌世(8)皇甫冲(8)康从理(8)孔天胤(8)李兆先(8)刘仔肩(8)陆德蕴(8)潘一桂(8)丘刘(8)饶介(8)阮大铖(8)桃花仕女(8)田汝鳷(8)童承叙(8)汪本(8)王留(8)王毓德(8)王志坚(8)文太青妻(8)乌斯道(8)吴世忠(8)谢肇淛(8)徐熥(8)杨巍(8)殷云霄(8)愚庵智及(8)张名由(8)章士雅(8)赵宧光妻(8)周忱(8)朱无瑕(8)朱应辰(8)朱右(8)邹迪光(8)李日华(7)陈蒙(7)敖英(7)陈勋(7)董养河(7)方登(7)海舟慈禅(7)何璧(7)洪贯(7)黄玄(7)焦竑(7)李懋(7)李言恭(7)李元昭(7)梁潜(7)林春泽(7)刘璟(7)卢熊(7)逯昶(7)吕敏(7)马如玉(7)马湘兰(7)马愈(7)茅坤(7)茅维(7)明肃靖王(7)偶桓(7)钱逵(7)钱王孙妻(7)钱逊(7)秋江湛公(7)任瀚(7)施峻(7)释良琦(7)宋珏(7)孙宜(7)汰如法师(7)滕毅(7)王建极(7)王人鉴(7)王绅(7)王怿(7)魏允中(7)文翔凤(7)吴哲(7)徐阶(7)徐庸(7)杨文卿(7)尹嘉宾(7)玉芝和尚(7)岳正(7)张孟兼(7)赵迪(7)郑如英(7)周是修(7)邾经(7)邹智(7)刘师邵(6)包节(6)鲍恂(6)陈铎(6)陈公纶(6)陈缉(6)陈价夫(6)方孔炤妻(6)费宏(6)傅汝楫(6)顾观(6)郭第(6)胡汝嘉(6)胡侍(6)华淑(6)金宗直(6)靳学颜(6)瞿荣智(6)李玮(6)刘珏(6)卢昭(6)陆俸(6)陆懋龙(6)吕诚(6)马洪(6)马氏女(6)孟洋(6)梦苏道人(6)潘牧(6)器封(6)钱明相(6)丘云霄(6)申屠衡(6)沈贞(6)石林瑛公(6)石头如愚(6)孙七政(6)涂颖(6)王维桢(6)文质(6)吴斌(6)吴学礼(6)夏言(6)夏寅(6)萧翀(6)谢晋(6)邢参(6)徐威(6)徐颍(6)许伯旅(6)晏铎(6)叶之芳(6)余善(6)张渊(6)张著(6)郑旦(6)郑文康(6)周天球(6)周永年(6)周玉箫(6)朱厚照(6)宗乘(6)张煌言(5)王磐(5)文嘉(5)张金(5)贝翱(5)卞荣(5)冰蘗禅师(5)蔡宗尧(5)曹子念(5)陈则(5)程汉(5)董谷(5)范景文(5)范言(5)高得旸(5)公鼐(5)贡悦(5)顾大武(5)顾大猷(5)顾晋(5)何乔新(5)何御(5)胡直(5)金净(5)瞿汝稷(5)懒庵禅师(5)李敏(5)李鸣鹤(5)李三才(5)李士允(5)李勖(5)梁辰鱼(5)廖希颜(5)林大辂(5)林公庆(5)林环(5)林娙(5)林应亮(5)刘丞直(5)刘效祖(5)刘秩(5)龙瑄(5)陆采(5)马中锡(5)明周藩王(5)南元善(5)倪钅巨(5)浦瑾(5)沙宛在(5)申光汉(5)沈梦麟(5)沈宣(5)苏大(5)苏濂(5)苏祐(5)苏正(5)孙华(5)孙继芳(5)唐元(5)田汝成(5)汪应轸(5)王济(5)王汝章(5)王士骐(5)王畛(5)魏学礼(5)吴扩(5)谢肃(5)徐淮(5)徐献忠(5)雪庐新公(5)姚汝循(5)叶杞(5)叶纨纨(5)一雨法师(5)张可大(5)张倩倩(5)张如兰(5)张诗(5)张渥(5)张綖(5)张之象(5)赵鹤(5)郑嘉(5)郑明选(5)周兰秀(5)周浈(5)朱存理(5)竹庵禅师(5)竹浪旭(5)竺隐道公(5)祝颢(5)张灵(4)冯惟敏(4)董其昌(4)汪道昆(4)安磐(4)冰如源(4)巢松法师(4)陈安(4)陈衎(4)陈宽(4)陈芹(4)陈汝修(4)陈绍先(4)陈玄胤(4)陈循(4)程伯阳(4)崔嫣然(4)大用(4)戴铣(4)董纪(4)斗娘(4)杜庠(4)樊鹏(4)方豪(4)方弘静(4)费元禄(4)高岱(4)龚用卿(4)顾敬(4)顾亮(4)顾云鸿(4)郭文(4)贺甫(4)侯一元(4)黄德水(4)黄淑德(4)蒋忠(4)李崇仁(4)李同芳(4)李应祯(4)林世璧(4)刘芳节(4)刘侃(4)刘苑华(4)卢大雅(4)卢儒(4)陆治(4)骆文盛(4)马文玉(4)冒愈昌(4)梅蕃祚(4)明沈宪王(4)明沈宣王(4)莫叔明(4)牛谅(4)钱干(4)沈华鬘(4)沈璜(4)沈倩君(4)沈右(4)沈媛(4)施侃(4)帅机(4)宋璲(4)苏志皋(4)谭元春(4)唐泰(4)唐仲实(4)田娟娟(4)万表(4)万世尊(4)汪淮(4)王逢元(4)王格(4)王同轨(4)王延陵(4)王养端(4)王肄(4)王应辰(4)文彭(4)吴肜(4)西白禅师(4)席应珍(4)夏掞(4)萧鎡(4)小萍庵文(4)徐良彦(4)徐学谟(4)徐章(4)徐中行(4)许篈(4)许相卿(4)杨翮(4)杨一清(4)姚粦(4)姚咨(4)叶砥(4)圆复(4)袁宗道(4)占城使臣(4)张璧(4)张凤翼(4)张率(4)张民表(4)张慎言(4)张治道(4)赵崡(4)赵宜生(4)郑定(4)郑居贞(4)郑崐(4)郑渊(4)仲春龙(4)周楷(4)周南老(4)周启(4)朱邦宪(4)朱椿(4)朱芾(4)朱梦炎(4)祝祺(4)邹奕(4)张家玉(3)文征明(3)任道(3)周之翰(3)蔡可贤(3)蔡庸(3)陈潜夫(3)成氏(3)程国儒(3)程烈(3)邓韨(3)丁岳(3)都穆(3)端淑卿(3)段功(3)复初恢公(3)顾达(3)顾斗英(3)顾元臣(3)顾元庆(3)郭本(3)郭完(3)恒岳淳(3)胡粹中(3)胡广(3)胡悌(3)华严法师(3)怀悦(3)皇甫子循(3)黄玠(3)黄居中(3)吉雅谟下(3)姜玄(3)金氏(3)康彦登(3)兰廷瑞(3)李承箕(3)李大纯(3)李时行(3)李至清(3)李贽(3)练高(3)林光宇(3)刘麟(3)刘天民(3)楼琏(3)陆承宪(3)陆完(3)吕高(3)吕皞(3)毛氏(3)明秦康王(3)莫璠(3)莫如忠(3)莫是龙(3)谋騕(3)倪谦(3)聂镛(3)潘德元(3)朴隐禅师(3)齐之鸾(3)琦元璞(3)钱百川(3)钱岳(3)钱子义(3)乔宇(3)钦叔阳(3)屈氏(3)臞鹤法师(3)全思诚(3)任原(3)日本无名(3)邵思文(3)沈澄(3)沈春泽(3)沈明远(3)沈仕(3)沈宪英(3)沈铉(3)宋元禧(3)孙友篪(3)唐敏(3)陶琛(3)田顼(3)通凡(3)同庵简公(3)屠本畯(3)汪衢(3)汪文盛(3)王达(3)王立中(3)王象春(3)王翊(3)王云凤(3)王贞庆(3)危进(3)魏之璜(3)闻谷禅师(3)邬佐卿(3)吴文泰(3)吴俨(3)吴植(3)夏煜(3)夏云英(3)萧执(3)萧宗(3)谢徽(3)熊鼎(3)熊梦祥(3)熊直(3)徐桂(3)徐居正(3)许隚(3)薛素素(3)雪梅和尚(3)杨溥(3)杨守陈(3)杨训文(3)姚纶(3)姚氏(3)叶权(3)叶向高(3)应宗祥(3)俞汝舟妻(3)袁表(3)袁举(3)袁昭旸(3)月潭德公(3)岳榆(3)云峰住公(3)臧懋循(3)曾鲁(3)曾烜(3)张本(3)张紞(3)
清 清代共有237名诗人 (1页/2页)
向阮贤袁枚顾炎武黄燮清董恂朱蠡龚自珍康熙连庐王良谷曹雪芹何绍基洪秀全赵翼齐召南顾贞观纳兰容若查慎行林则徐纳兰性德吴伟业谭嗣同姚鼐纪昀宋湘敦诚陈恭尹陈淑兰陈维崧陈文述董以宁杜于皇冯班归庄郭敏洪亮吉黄景仁黄宗羲计东蒋士铨金农金人瑞金圣叹峻德康有为厉鹗梁启超林佩环刘若蕙刘絮窗毛奇龄彭骏孙蒲松龄钱载清无名氏邱圆屈大均屈复塞尔赫沈德潜施闰章释宗渭舒位宋琬孙枝蔚王夫之王士祯吴嘉纪吴兰修吴兆骞席佩兰项鸿祚徐兰严复叶燮尤侗袁树张芬张惠言赵执信郑燮朱彝尊左辅阮元王文治钱谦益王又曾黄任吴震吴保初王允皙蒋智由文廷式张问陶郭麟缪彤钱曾严遂成龚鼎孳倪瑞璿胡天游汪琬蒋超陆次云刘光第范当世释敬安沈曾植陈衍乾隆许虬吴雯林文陈曾寿仓央嘉措陈沆1方文石达开黄遵宪王蕴章麦孟华黄增黄遵宪梁启超康有为钱长泽洪升江湜孔尚任彭孙遹孙原湘谈迁雍正徐灿方维仪纪映淮钱凤纶毕著章有湘钱敬淑吴琪吴绡侯怀风吴氏倪仁吉方琬范姝熊湄紫静仪林古度项圣谟朱之瑜阎尔梅张翙金武祥李秉礼庄棫蒋春霖陈澧周济董士锡吴锡麒侯文曜叶小鸾杜濬余怀顾梦游邢昉纪映钟万寿祺阎修龄靳应升张养重丁澎贾凫西笪重光干建邦毛德琦曹龙树舒天香曾燠张维屏魏源彭玉麟李鸿章陈宝箴张之洞王凤池易顺鼎梁鼎芬姚燮郑珍 钱曾严遂成龚鼎孳倪瑞璿胡天游汪琬蒋超陆次云刘光第范当世释敬安沈曾植陈衍乾隆许虬吴雯林文陈曾寿仓央嘉措陈沆1方文石达开黄遵宪王蕴章麦孟华黄增黄遵宪梁启超康有为钱长泽洪升江湜孔尚任彭孙遹孙原湘谈迁雍正徐灿方维仪纪映淮钱凤纶毕著章有湘钱敬淑吴琪吴绡侯怀风吴氏倪仁吉方琬范姝熊湄紫静仪林古度项圣谟朱之瑜阎尔梅张翙金武祥李秉礼庄棫蒋春霖陈澧周济董士锡吴锡麒侯文曜叶小鸾杜濬余怀顾梦游邢昉纪映钟万寿祺阎修龄靳应升张养重丁澎贾凫西笪重光干建邦毛德琦曹龙树舒天香曾燠张维屏魏源彭玉麟李鸿章陈宝箴张之洞王凤池易顺鼎梁鼎芬姚燮郑珍汤复释弘仁孙洤余鸿董法海崔国因释音可吴雯清汪树琪黄起溟胡与高汪士鋐石涛程之鵕程岫吴麐李盘李沂陆廷抡黄云宗元豫冷士嵋蒋易沈士柱许楚刘城钱秉镫李渔冒襄钱光绣宗谊董晓山陆宇燝余楍李邺嗣万斯备朱士稚魏耕曾国藩陈长生通州诗丐王扌炎萧正模何光绪
词人 词于唐代出现
唐代 李白 温庭筠,韦应物、戴叔伦、张志和、王建、白居易、刘禹锡 韩翃 柳氏
五代 皇甫嵩、和凝、孙光宪外,其余如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
北宋 王禹偁 苏轼 苏易简 寇 准 钱惟演 范仲淹 张 先 晏 殊 李清照 辛弃疾 柳 永 岳 飞 司马光 欧阳修 陆 游 王安石 王安国 韩 缜 宋 祁 黄庭坚 晁端礼 赵令 晁补之 晁冲之 朱 服 毛 滂 陈 克 时 彦 李之仪 周邦彦 贺 铸 晏几道 王 观 李 冠 林 逋 秦 观 米 芾 朱敦儒 赵 佶 张舜民 魏夫人 王 诜 黄 裳 叶梦得 宋 江
契丹 耶律倍,天祚之妃萧瑟瑟
南宋 蒋兴祖女 洪 皓 蔡 伸 吕渭老 杨无咎 李弥逊 汪 藻 曹 组 乐 婉 范成大 蔡幼学 周紫芝 杨万里 严 蕊 吕本中 陈与义 胡 铨 陈 亮 张孝祥 石孝友 王 炎 朱淑真 蜀 妓 张元干 李 邴 章良能 刘 过 戴复古 康与之 绍兴太学生 严 仁 俞国宝 张 卢祖皋 魏了翁 周文璞 岳 珂 史达祖 黄 机 刘克庄 吴文英 严 羽 李好古 淮上女 萧泰来 文天祥 李 纲 陈 郁 文及翁 刘辰翁 周 密 王沂孙 张 炎 姜 夔 蒋 捷
金 赵秉文 邓千江 元好问 完颜亮 完颜铸 蔡松年(90)段克己(70)段成己(65)吴激(15)蔡珪(5)刘汲(4)张斛(3)朱自牧(3)马定国(3)邓千江(2)王渥(2)金章宗(1)完颜仲实(1)折元礼(1)
明代词人 谢应芳 张以宁 舒頔 邵亨贞 刘基 贝琼 李东阳 杨慎 柳如是、谢小湄、王修微 叶纨纨、叶小鸾、柳如是、谢小湄、王修、黄娥、王朗、王凤娴
清 纳兰性德 王夫之、屈大均、龚鼎孳、宋琬、彭孙遹、尤侗、余怀、徐釚、曹贞吉 宋征舆 陈维崧、朱彝尊 顾贞观 李良年、李符、沈岸登、龚翔麟 厉鹗 张惠言,周之琦,谭献,项廷纪,蒋春霖,龚自珍 张惠言 曹雪芹 端木埰
张琦、董士锡 周之琦 谭献、庄棫、王鹏运、朱孝臧 郑文焯 况周颐
夏朝存在吗 知乎
首先澄清一点:
学界对「夏朝」的质疑,并非由于考古没有发现「夏朝」的遗迹,而是直接来自中国文献的内证。
「质疑(否定)夏朝」的想法本来就挂在清代学术的逻辑链上,这是清代学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当年看清代今文学派著作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唐虞夏」的真实性了,而我也曾对夏朝的质疑嗤之以鼻。所以质疑夏朝实在是非常自然的想法,绝非二三学者故作惊人之语,更无关「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阴谋论。至于后来西方考古学介入,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个问题之所以稍显复杂,是因为所谓「否定夏朝」中的「夏朝」经常指代不明:是禹建立的夏朝?是商灭掉的那个夏朝?还是指商朝以前的某个文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虽然会交叉,但实质是两码事,不应该混淆。人们常把几个问题杂糅起来讨论,有时还夹杂着民族情绪,当然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史记》里的夏朝至少得分为三段看,一是禹,二是启至于少康,三是后期包括汤灭夏,乃至周朝的杞曾诸国。前两段神话气息较重,拼凑痕迹明显,第三段可能则有事实遗存,但目前没有发现直接的对应。
本文可能会多次引用下面这篇回答:
大家相信尧舜禹传说中近乎童话的「禅让制」吗?

为避繁复,下文提到此回答时,皆简称《禅让制》。
〇.《史记》记载
按例先复述一下《史记》的记载。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
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
……
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
……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
……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
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於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後,至周封於杞也。
《史记·夏本纪》
《史记》中的夏是一个和商周并称的朝代,所谓「三代之记」。先祖维禹,以治水有功,帝舜禅为天子。厥后禹子启即位,传十五帝至于帝桀。帝桀愆德,成汤伐之,遂失其命。周初,封其后于杞。
(没啥好讲的……( ̄∇ ̄)
一.「禹」
我在《禅让制》一文中已述及:禹本为天神形象,亦不与「夏」相关,至春秋末左右降格为人王。所以这里只拣其要讲一下,具体细节可参看彼文。
p.s.再强调一下,以下是叙述不是论证,中学生们不要拿着「天命」杠。
现在最早关于禹的记载来自西周末的「豳公盨」:
天命禹敷土,隳山,浚川。《豳公盨》
禹在这里是一个天降的创世神形象。
其次是目前断为西周文献的《清华简·厚父》:
……闻禹……川,乃降之民,建夏邦。启为后,帝亦弗恐启之经德少,命皋陶下为之卿士。《清华简·厚父》
竹简有残,文意大概是说:天帝命禹治水,然后建立「夏邦」,并立「启」为君后。这里虽然同时出现了「禹」和「夏」,但「命禹治水」、「建立夏邦」的主语都是上帝,是禹平完水土后,上帝命启作人间夏邦的王。禹既不是夏的国君,启也不是禹的儿子。「禹」和「夏」实际上还没有产生直接关联。
至于为什么这里的「天」和「帝」都指「上帝」,可参看这个回答:
请问一下为什么周朝君主称「王」,汉朝君主称「帝」,唐、宋君主称「宗」呢?另外封号尊号谥号有何不同呢?

但这种说法不能不视为《史记》记载的前身,于是在后期的传说里,禹成了夏朝的始祖,并做了人间的王。所以禹和夏扯上关联,本是后世传说的融合,那么简单的逻辑问题来了:「禹不存在」能推出「夏不存在」吗?——不能。
「禹」和「夏」本是两个问题,现在得把他们先剥离开。
附带提一下禹传说的来源问题,与本文主线无关,读者可自行跳过。( ̄∇ ̄)
汉朝对禹的记载都一致指向西羌,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大禹出於西羌。《新语》
故禹兴於西羌。《史记·六国年表》
皇甫諡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史记集解》
大禹出西羌。《后汉书·逸民列传》
禹父鲧者,帝颛顼之後。鲧娶於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嬉於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胁而产高密。家于西羌,地曰石纽。《吴越春秋》
禹的功绩除治水外,还有一项「征有苗」。
分北三苗。《尚书·尧典》
何迁乎有苗。《尚书·皋陶谟》
苗顽弗即工。《尚书·皋陶谟》
三苗丕叙。《尚书·禹贡》
禹曰:「济济有群,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禹誓》
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於庙,犬哭乎巿,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袛,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後乃遂几。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墨子》
《尚书·吕刑》的作者是西周的吕王,叙述了一个「上帝遏绝苗民」的传说:
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尚书·吕刑》
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尚书·吕刑》
又云:
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家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尚书·吕刑》
所谓天降「三后」:伯夷、禹、稷。伯夷是姜姓的祖先,《史记》云:「姜姓,伯夷之後也。」稷亦出自姜原,都是西羌的祖神。吕氏本出于西羌,这自是吕王讲述西羌的传说,并称的禹自然也与西羌关系密切。
《后汉书》云: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后汉书·西羌传》
所以禹当为西羌的神,故和西羌灭苗的传说关联。
另外,禹平水土,制画九州,《书·禹贡》序云「禹别九州」,又云「九州攸同」,「九州」一词与禹自来联系颇密。但古人意识里的「九州」,却不一定像今天一样指「中国」。《左传》云:
晋籍谈、荀躒,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帅,以纳王于王城。《左传·昭22》
士蔑乃致九州之戎。《左传·哀4》
晋地有所谓「九州之戎」,「九州」自是一地之称。「九州之戎」即「陆浑之戎」[1],又名「允姓之戎」[2],本居瓜州[3],范宣子称之「姜戎氏」者[4],可知亦出自西羌。
禹在古书中亦多称「戎禹」,故可推测所谓「九州」本指一区划而言,禹则为其地居戎之宗神。之后禹渐变为天下之共神,「九州」亦扩大为天下的代称[5]。而「九州」确指哪九个,自是后来附会上去的,所以当然从来都没有确切的说法。
至于禹的父亲鲧治水被诛、鲧化黄熊、鲧的肚子剖开生禹这些故事,则又是另外一些不同层次的传说的糅合。不想写了,还是说「夏」的问题吧……( ̄∇ ̄)
二.「夏」
质疑夏朝的文献动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文献中的「夏后」,一个是文献中「夏」所指代的疆域。因为这些事情细究起来,其实都不太正常。
在讨论前,先明晰一下概念。当我们提到文献中「夏」的时候,它一般有两种指代:一个是指与「商」「周」并称的「夏朝」,一个是「夏朝」所辖的区域。
1.「夏后」
「夏」如果是和「商」「周」同为朝代名,就应该和「商」「周」一样,但称「夏」即可。但事实上,文献中「夏」和「商」「周」并举时,常常称「夏后」或「夏后氏」,而不言「夏」,这其实很奇怪。传说中「夏」之前的「虞代」,也从来没这个毛病。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论语》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孟子》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孟子》
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孟子》
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周人墻置翣。《礼记》
泰,有虞氏之尊也。山罍,夏后氏之尊也。著,殷尊也。牺象,周尊也。《礼记》
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周礼》
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国语》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数百岁矣。《墨子》
这样的文例非常多,不烦枚举,皆以「夏后」、「夏后氏」与「殷」「周」并称,这个现象并不正常。
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夏朝称王为「后」,所以「夏」可以称「夏后」。但这个解释其实相当糊弄,文献中商王亦称后,但绝无「商后」、「殷后」的叫法。而且用「夏王」这样的词和「商」「周」朝代并举又是几个意思?《史记》中还有「夏后帝启」、「夏后帝相」、「夏后帝少康」的说法,「后」与「帝」并举,竟不避赘复。这只能说明「夏后」为一连语。
所以「夏后」的叫法需要一个解释,并不能简单当一个朝代名处理。
2.「夏」的疆域
「夏」所指代的区域实际有两个,一个是后来的晋地,一个几乎泛指整个中国[6]。
《左传》所谓「夏虚」者,实为古唐国所在,亦是周初晋国初封之地:
命以唐诰,而封於夏虚。《左传》
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左传》
另一方面,「夏」的指代范围又极广:
文献中有「诸夏」: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
诸夏亲暱,不可弃也。《左传》
诸夏从戎,非败而何。《国语》
有「华夏」:
楚失华夏。《左传》
有「区夏」:
用肇造我区夏。《尚书》
有「东夏」:
闻君将靖东夏。《左传》
抚征东夏。《左传》
实谗败楚,使不规东夏。《国语》
「商」「周」并非后世的大一统王朝,实际控制疆域不能覆被中国,但「夏」指代的区域极广,中国地域皆可称「夏」,后来也常作为与「蛮夷」相对的概念出现。如果「商」之前有一个叫「夏」的朝代,其区域绝不当如此之广。「诸夏」的叫法就更奇怪了,一个国族名前加「诸」,是在暗示有多个「夏国」不成?
反证法:
现在我们假设「夏朝」存在,并忽略「诸夏」这种称呼的诡异之处,那么要么这两种区域指代有关,要么无关。
如果有关,我们需要解释这种关联,比较自然的猜测是:「夏」本是一个立都于晋地的朝代,但后世悠远,逐渐认为这个「夏」的疆域覆盖极广,所以又用「夏」指代中国。那么这样首先就承认了「夏朝」至少在疆域上是有构拟的成分,其次也会出现难以解释的问题:文献中提到「夏虚」的时候,似乎只是在叙述一个建都于此的国家,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大统一王朝对待过,这样两个概念实际出现了割裂。而且「区夏」、「诸夏」这样的概念出现得相当早,远早于「大一统」思想的出现,那个时候既没有国家曾经有过统一的事实,也没有统一的征兆,所以对一个事实存在过的王朝进行这样的构拟是很不自然的,但同时期也没有相似的概念产生。
如果认为无关,也同样让人难以接受。「夏」同时指代一个朝代和中国,概念上有极大的交叉,却又彼此独立,互不相关,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解释。
这自然指向了「夏朝」可能不存在,并启发人寻找新的解释。
3.周人自称「夏」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个稍显奇异的现象。
周人在《尚书》里对「夏」的记述实际也有两种,一方面把「夏」当作「商」之前的朝代,一方面又把自己叫作「夏」,比如《周书》常自称「我有夏」。
传统的解释倒也很合理,说周人自认为是夏的后裔,故自称夏,也没毛病。这种解释确实非常通顺,不过其中有一个例子是周王自称「夏后」,这就又稍显奇怪了。
今本《尚书·顾命》云:
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在後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
「在後之侗」一句古文本作「在夏后之詷」[7] ,审前后文可知这里的「夏后」指的就是周王。今本这句的「夏后」被改为「後」,只能说明后人不理解为什么周王可以称「夏后」,所以对文本进行了篡改。
4.「夏」==「下」
以上诸现象并非完全不能解释,比如将「夏后」拆解为「夏王」,比如「夏」广阔的地域指代是对「夏朝」的疆域构拟来的,比如认为周是夏人后裔,故可自称「夏」,周王亦可称「夏后」。但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统一而简单的解释?
我们可以把上古史的构拟视为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文献是其数据。这个模型不能太复杂,随文释义是总能附会出一个解释的,但这明显容易过拟合。我们希望找到的是一个简单正则、解释力又强的模型。

好的模型

过于复杂的模型,对于已有数据能完美解释,但预测效果极差(过拟合)。

过于简陋的模型,已有的数据都不能解释(欠拟合)。
a.夏国
回到《清华简·厚父》:
……闻禹……川,乃降之民,建夏邦。启为后,帝亦弗恐启之经德少,命皋陶下为之卿士。《清华简·厚父》
文中说,上帝命启为夏邦之后(姨,这不就是「夏后」吗?)。古文献「邦」今本常作「国」,「夏邦」即「下国」,而「下国」乃《诗经》常用语:
奄有下国、俾民稼穑。《閟宫》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长发》
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长发》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殷武》
皆言「下界(人间)之国」,常与「上帝」对举,所以这里的「夏邦」当与《诗经》同,理解为「下国」更合理。出土的秦公器也能为之佐证。
秦公钟:
秦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造有下国,十有二公不堕在下。
秦公簋:
秦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鼏宅禹迹,十有二公在帝之坏。
在同样的格式里,一作「禹迹」,一作「下国」,所以「禹迹」和「下国」实际上是对等的概念。「禹迹」即禹平水土后的世界(见《禅让制》),联系《厚父》所载:上帝命禹平水土后,建立「夏邦」,命启为后。两相对比,这里的「夏邦」就是「下国」,实指「下界之国」。
b.夏民
文献中「夏」「下」混用的现象很多,「下阳」或作「夏阳」,「下邑」或作「夏邑」。《山海经》云: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大荒西经》
「夏后开」即夏启,言夏启上天界得《九辩》与《九歌》之乐后回到下国。《离骚》云: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王引之即引《山海经》的故事,读此句为「下康娱以自纵」。因为在早期传说里,夏启并不是一个正面的形象,《墨子》云:
於武观曰:「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大,天用弗式。」
夏启「淫溢康乐」的定位和他上天窃取《九辩》《九歌》,《离骚》所谓「康娱自纵」的形象其实是一致的。
《山海经》又云: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海内经》
云上帝命羿降于下国,治恤民难。而《天问》云: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联系《山海经》所载,此处「夏民」即「下民」,言「下界之民」。「下民」亦《诗经》常用语: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捋采其刘、瘼此下民。
天命降监、下民有严。
「下民」亦常与「上帝」对举。
c.夏都
《山海经》云: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
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巖。
颇疑所谓「夏都」即「帝之下都」。
第二条提到羿,亦当为羿与夏朝故事的神话背景。
所以「夏邦」即「下国」,「夏民」即「下民」,「夏都」即「下都」,皆指「下界」而言,与「上帝」相对。文献中「后」亦常与「上帝」对举,杨宽先生因而指出:「因疑「夏后」即「下后」,为「上帝」之对待名称,而夏代之名即由此出。」[8]
故「下后」原指「下国之王」。神话中夏启是上帝命为下界的王,故能名「夏后启」,《厚父》所谓「建夏邦,启为后。」者正用此义,这也是为什么周王也能自称「夏后」的原因。因凡人间皆为「禹迹」(见《禅让制》),实为「下国」,当然哪里都可以称「夏」,以故「夏」的指代区域能如此之广。人间万国皆为「下国」,自然也能称之「诸夏」。于是上文所说的三个现象都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
由于这种传说和「禹」的传说似出一源,所以「夏」亦常指「西方」,前文「东夏」犹言「东西」。
三.「夏朝」
继续整理一下逻辑,前文提到过,「夏」所指一是时间线上历时的朝代,一是一小一大的地域指代。
文章第一段把「禹」从时间线上拿出去,第二段解释了朝代名「夏后」、并将「启」从夏朝的时间线上剥离开,同时解释了「夏」的地域指代中大的那一部分。现在还需要解释朝代中启以后的部分和地域指代中小的那一部分。
1.夏朝前期
夏启后面有太康、中康、少康,其间还掺杂着后羿夺位的阴谋故事,这个故事细究起来非常混乱。首先「三康」的名字非常齐整,与后面诸夏王的名字不类,其中涉及的各种名字在不同书里说法都不太一样,后羿也有好的坏的两种形象,解释为一个部族中时代不同的两个后羿太过牵强。
总之这里真是乱成一锅粥[9],我实在不想写了。但看看这些故事似乎都和夏启的神话有关系,所以我决定把这一段夏史和夏启打包在一起丢掉,那么我们开心的发现,只用解释夏朝后期的故事了。
2.夏朝后期
但这其实并不让人开心,因为没啥好的解释。
《史记》中夏代的世系是有的,我们目前做的是把前面一段(从夏禹到少康)视为神话,从信史里踢开,但后面那些夏王名字还在那里,总不能都丢到神话里吧?实际应该解释的也不止于夏桀,周初封建的杞国也应该算到夏的历史里考虑。
陈梦家有一个想法,认为夏世系是从商世系中分化出来的[10]。但这个解释不好,有点强行,而且在的地下资料,印象里没有什么支持的证据。
所以我决定把这一段世系和还剩下没解决的那个「地域指代中小的那一部分的夏」的问题裹在一起处理。即在后世晋国的那个地方,确实有个国家,也不知道为什么那里就叫「夏国」了。
这个国家的迁徙不太清楚,王城岗,**姑,偃师,东下冯,二里头等等不知是否有关,这些遗址在考古上可以看到其中的传承演变。也可能就是《夏本纪》里后一段的世系,包括商诛夏桀的事情都是这个国家。
《商颂》称颂商汤功绩的时候,实际灭了四个平行的国家: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长发》
即韦国、顾国、昆吾和夏桀,这里也并没有给人一种夏是宗主国、大王朝的感觉。
而周初封夏的后裔于杞,也是这个国家的后人。
四.总结
好像把挖的坑填完了……( ´▽`)
总结一下吧:
1.禹本为西羌的创世神。
2.「夏国」来源于「下国」,「夏后」来源于「下后」,皆出自上帝命启为下后的传说,夏朝前期的「史事」都与这段神话有关。「区夏」、「诸夏」等广泛的地域指代亦源于此。
3.禹和夏后启的故事后来发生了融合,禹成了启的爹,启的形象也从昏君变成了明君,共同成为夏朝的先王。
4.夏朝后期的史事可能来源于山西那边的一个小国,后来辗转迁徙,不知和王城岗,**姑,偃师,东下冯,及二里头等等有无关系。再后来不知道怎么的,这个小国的故事和禹启的传说拼接起来了,共同成为了现在意义上的记载的「夏朝」。
五.「二里头」
说一下「二里头」吧。
先考虑一个问题,在「二里头遗址」被发现后,且其中没有与夏朝任何直接相关的证据的前提下,「夏朝存在」的概率会不会因为「二里头遗址」而增大?
用  表示概率,由贝叶斯定理:

注:其中  表示在A事件发生的条件下,B事件发生的概率。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二里头」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文化」的概率大不大?
太大了。
不管是从地望来说,还是现在对其的考古发现来说,这里出现一个这样的遗址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那在夏朝存在的前提下,二里头这里存在一个遗址的概率大吗?当然也大。所以  这一项能得出它远大于1的结论吗?不能。
所以我们并不能在「二里头这里存在一个遗址」的前提下,得到「夏朝存在」的概率  比单纯考虑「夏朝存在」的概率  大很多的结论。
这个概率相当于什么呢,比如我家谱说我的祖先是商汤,现在挖出来一具生活在亳地的尸体,验一下DNA发现真的可能是我祖先,于是我高兴地拿出家谱宣称 :「这就是商汤啊!」有人质疑我,我就说:「你敢质疑我没有祖先?难道我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吗?」
荒谬的点在哪呢?该质疑的不是尸体,不是DNA检验,更不是我有没有祖先。我能在今天出生,我有个祖先这tm是废话,问题在于我的祖先是不是商汤,也就是说最应该质疑的是我的家谱是不是真实的。
现在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家谱中写着祖先是「夏朝」,所以质疑的点并不在于商朝之前是不是有文化,商朝发达的文明当然有继承,不是凭空产生的,这毋庸置疑。问题在于这前面的东西,是不是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夏」。
我们需要在考古中找到一个真正能和「夏朝」对应的东西,这才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就像殷墟出土的东西,是完全能和商朝的记载对上。现在常说甲骨文里没有「夏」[11]字,其实就算有「夏」字也没鸟用,因为他和文献中的「夏朝」还隔着十座南山必胜客。同理,把「陶寺文化」说成「尧都」,也没有任何的证据,更没有丝毫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给个猜测,禹、启及夏代前期的东西要找到基本是没戏的,后期的东西还有可能,但需要坚实的证据,而不是拉郎配。
我也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真正的「夏」啊……(⌒▽⌒)
六.一些琐语
我在以往评论区,总看到有人宣称「疑古」已经被现**古啪啪打脸的,这真是看了些考古记录片,读了些公号浮夸文,竟不知天高地厚了。「疑古」是一种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方法,裘锡圭先生云:「如果说「走出疑古时代」意味着有了新的资料,应该不要再受到「疑古」学派一些不正确的具体看法的束缚,我是完全同意的。但如果是从「疑古」变成「信古」,我就完全不同意了。这是一个根本的态度问题。」林沄先生更是直截了当:「我们根本无须走出疑古时代。」
还总有人操心,觉得否定了夏朝,中华民族就失去了向心力。难道我们热爱中华是因为我们有夏朝?
请好好学习「四个自信」。( ̄∇ ̄)
参考
^《左传》杜预注:「九州戎,在晋隂地陆浑者。」
^《左传》杜预注:「允姓之戎,居陆浑,在秦晋西北二国,诱而徙之伊川,遂从戎号,至今为陆浑县也。」
^《左传·昭9》:「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使逼我诸姬。」
^《左传·襄·14》:「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顾颉刚《九州之戎与戎禹》
^文中「中国」与「中原」不加区分。
^《说文解字》:「《周书》曰:「在夏后之詷。」」
^杨宽《夏后解》
^可参考顾颉刚《夏史三论》
^陈梦家《夏世即商世说》
^甲骨文里可能是有「夏」字的
各个朝代的名人有哪些
上古:黄帝,女娲,神农,唐尧、虞舜、夏禹
夏:禹、启、后羿
商:成汤、盘庚
、帝辛
(纣王)、妲己
、伊尹
西周:姜尚,周公旦,召公奭、周武王、周幽王、褒姒(周幽王妃)
春秋:郑庄公,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越王、百里奚,老子,孔子,范蠡,西施,孙武,鲁班,豫让
战国:赵武灵王,秦孝公,魏文侯,楚怀王、秦王政、屈原,荆轲,高渐离,鲁班、苏秦
秦:秦王政、李斯、赵高、吕不韦
西楚:项羽、虞姬(项羽姬)
西汉:刘邦、文帝、景帝、武帝、窦皇后,张骞,东方朔,司马迁,王昭君、班超、班固、韩信、张良
新朝:王莽篡汉
东汉:汉光武帝
刘秀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
晋;司马炎
、王熙之、陶渊明、王猛、谢安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南北朝:谢安,王猛,檀道济
隋: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唐:李世民、魏征,李白,杜甫,上官婉儿,郭子仪、安史之乱、长孙氏、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夫人
-
文成公主,公孙大娘
五代十国
:后蜀孟昶妃
-
花蕊夫人
、李后主
北宋:太祖、包拯,范仲淹,苏轼,杨家将,畲赛花,穆桂英
南宋:岳飞,辛弃疾,梁红玉,文天祥,李清照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萧绰后
金:完颜阿古打
西夏:
景宗
李元昊
元:
成吉思汗
、拖雷监国
、窝阔台汗
、元世祖忽必烈、丘处机,耶律楚材,施耐庵
明:
朱元璋
、成祖
朱棣、朱由检
(崇祯
)、罗贯中,郑和,袁崇焕,张居正,海瑞
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孝庄皇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慈禧太后、光绪
、溥仪
(宣统
)、林则徐,洪秀全,霍元甲、纳兰容若、纪晓兰、刘庸、袁世凯
民国:孙中山、将中正等
关于皇甫瑾是哪个朝代和皇甫晓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